Monday, September 12, 2016

从《鸡与鸡鸡》看郭德纲的水平

从《鸡与鸡鸡》看郭德纲的水平

拖把说她没看过郭的段子,我觉得这个今年的新段子可以说是郭最近这几年的代表作吧(不是说这是最好的,而是说能反应他正常的水平)。先总结一下缺点,再说优点。一点儿愚见,欢迎补充更正。
vhttp://www.youtube.com/v/QtuJ86nbOPU

缺点:
1. 和过去的笑点有重复。 郭的段子大部分都重复过原先讲过的笑点,具体说来,本段中于谦老婆说的:死鬼,怎么才来,之类的,我都听过三四遍了。这样很不好,对我们这些看免费段子的就算了。次次都去德云社捧场的,人家的钱就不值了。这是郭必须要改的问题。

2. 缺少主题,像笑话串讲,这个很多网友都指出了。应该说,这集倒不算突出的,也算是有个主题吧,就是奚落于谦一家子,从父母到老婆到儿子。“鸡与鸡鸡”,先说皮条胡同,再说于谦老婆那些事儿。但具体的笑点上,还是有些分散。比如老相声《大保镖》,《虎口脱险》等,故事就特别紧凑。没有中心思想,结果就是当时虽然好笑,但回家之后讲的什么都忘了。

3. 俗。郭的相声是以黄段子著称的。可以说,在这之前,不要说如此大张旗鼓的黄,传统相声就是稍微沾点儿黄都不能上台面的。但是我这里说的俗,还不是指的黄。能黄出新意就行,这里说的俗,是手法和笑点有点儿普通。比如这个相声的结尾,谁不是谁生的,实在是太平淡无力了。弱结尾是任何艺术作品的大忌。反倒不如中间,倒是有些很有意思的包袱。感觉还是没有用心去创作。

不过我毕竟还是从头笑到尾,观众不少,反应也不错。所以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分析一下,郭到底出色在哪里。

1. “度”把握的好。很多人认为,郭没什么水平,甚至任何说相声的都没水平,很低俗。这些人觉得,有啥难的呀?不就是站到台上来两个荤段子吗?姑且不说把说这话的人自己摆上台,效果如何,我们就是看看郭亲自训练的徒弟,也不是个个都能把握好。这么说吧,大家在日常生活中,应该见过这种会说黄段子的人。虽然黄,但是他在公开场合,即使当着女生,说起来却没有任何尴尬或者不合适的感觉。而差不多的内容,另一些人说来会很别扭,让讲的人和听的人(尤其是被直接取笑的人,例如于谦的角色)都很难堪甚至反感。为什么呢?郭在取笑于谦的时候,我觉得像是有这么一个“橡皮筋”。他在一层层加深,不断试探于谦的极限,也不断在牵着观众的好奇心,让观众一直很想知道,郭和于太太倒底干成了没有。但是虽然这个挑战尺度很大,郭却总是保持在“尺度之内”。比如厨房里拉窗帘脱衣服等情节,虽然已经暗示的不行,但总是没有把“偷情”二字落实了。也就是总是存在着“郭和于太是清白的”这种可能。虽然大家知道,这都是演戏,但即使这样,如果真是坐实了,就尴尬了。郭这种尺度把握的很好。

2. 够派头,够气场,够宗师。这个我很早闲聊时说过,郭无论哪次内容好坏,只要往台上一站,从头到尾,把观众的注意力都是抓的牢牢地。这里不好意思拿我爸做个例子。我爸就是个普通人,无权无钱。可是无论任何聚会,任何人在场,他肯定是注意力焦点,大家身子的倾斜角度一定是冲着他这边来的。这虽然与他喜欢积攒一些很杂很有趣的故事有关,但主要还是叙述的能力。比如有些人,同样是讲个有趣的事,可没说几句就发现大家已经开始聊别的了。很多人觉得,是讲话快慢声音大小的问题(所以有些人会急急忙忙的讲),都不是。这个因素太多了,可以另开一题。郭往台上那么一站,别看他其貌不扬,甚至有人说他丑,但那个样子,神情,眼神,举手投足,都是天生的舞台腕儿,这个你不服不行,也很难用言语概括,虽然我勉强可以把“自信”算作一个条件。或者还可以加一点儿,他虽然在台上看不见观众,但心里对观众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了如指掌。这个其实是“掌控场面”的秘诀。观众如何不是用眼睛来观察的,就像谈情说爱的高手,对对方的把握不是靠眼看。有了这种准确地把握和预期,自己进退缓急才能掌握适度,不会lose the audience.  再说他偶尔的肢体动作,比如学于谦老婆脱衣服等,虽然滑稽,但不猥琐。再说一遍,“郭不猥琐”,丑也好,黄也好,都是光明正大,毫不龌龊,谁也不会把他和“小丑”二字联系起来(而我每次看到小沈阳就会想到这两个字)。

3. 包袱抖于无形。武侠小说中有这种说法,正常人出招之前,经常会有破绽,比如抬胳膊之前先抬肩膀。学说相声的人都知道,你要想把观众逗笑,自己就一定不能先笑(其实后笑也不行)。虽然大部分演员可以做到这一点,但他们还是经常以别的方式露出破绽,哪怕是极其subtle的,观众的潜意识还是会捕捉到。这样包袱的效果就大大减弱了。郭德纲的包袱,很多都是像武学高手一样,在你完全不防备的时候,倏然出手。能有这种本事的人,你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了,就会觉得他“已经和幽默自然融为一体”了。

4. 模仿的绝妙。说学逗唱,好像是学相声必修的。虽然见过很多表演者模仿东西很像,比如唱歌唱戏,方言神情。但是这些都是停留于表象的模仿。郭在模仿这方面,“意”掌握的特别好。他模仿人时,不是刻意用肢体或者声音来“重现”那人,有时候甚至差别很大,但是他的模仿让人一看,却能立刻体会到被模仿的essence.  这点儿不知道是他自己摸索的,还是天生具备的,他的徒弟都应该用心琢磨。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Comments highly appreciated! - Fiona